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主办单位: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区广播电视台)
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打造“普有”系列民生品牌,加快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民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实现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目标,普陀要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图景,不断汇聚起建设现代化新普陀的强大共识和不竭动力。
共同富裕中推进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意味着高效、公平、均等的公共服务贯穿了每个人的成长周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能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其底层逻辑是人民逻辑,目的在于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础动力,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重点是保障共享的程度;一个是公共服务的优质化,重点是保障共享的质量。普陀推出的“普有”系列民生品牌包含了“普有厚得”“普有善育”“普有优教”“普有健康”“普有长寿”“普有安居”“普有众扶”,得之须“厚”、育之须“优”、教之须“优”,这就是对“面广”与“质优”的统筹兼顾。
要构建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还要探索科学的实践路径,要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在公共服务上的品质化、优质化需求,特别是养老服务、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就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三方力量。政府提供顶层设计与机制保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兜底功能,市场和社会能快速回应、精准对接,提供不同需求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
数字时代,高质量的民生服务体系要真正实现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就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形成公共服务领域的“数治优势”。无论是建设优质均衡有温度的现代化海岛教育体系,还是全域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有效覆盖,都需要运用大数据平台和信息技术,让需求端与供给端精准对接,从而提高服务覆盖率和精准化。
##########